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

防诈骗致家长一封信

时间:2024-10-05 16:16:04
防诈骗致家长一封信范文(精选6篇)

防诈骗致家长一封信范文(精选6篇)
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抑或是生活中,大家都尝试过写信吧,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还是对书信一筹莫展吗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诈骗致家长一封信范文(精选6篇)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  防诈骗致家长一封信1

尊敬的家长、亲爱的同学:

“互联网+”时代,通讯、移动支付等信息技术高度发达,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,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也随之快速发展蔓延。近年来,专门针对学生及家长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变化,为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,有效保护您的财产安全,请务必认真阅读此信。同时,也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家人、朋友和同事、邻居,与大家一起防范和抵制电信网络诈骗。

当前,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:

1、刷单兼职诈骗。利用“赚快钱”心理,打着“网络兼职”旗号,以小利骗取信任,然后逐步增加刷单量及金额,骗取当事人资金。

2、购物退款诈骗。犯罪分子冒充购物网站或快递员,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或出现质量问题,需要退款,利用钓鱼网站,套取受害人银行卡号、密码等信息,实施诈骗。

3、办理信用卡、贷款诈骗。犯罪分子通过建立虚假网站或通过短信、邮件群发信息,称可为资金短缺者办理信用卡、提供贷款,且无需担保,方便快捷。一旦受害人信以为真,便以预付利息、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。

4、网络购物诈骗。犯罪分子以低价促销的幌子,通过QQ、微信或短信发布低价商品消息诱骗受害人,一旦受害人上钩,便以缴纳定金、交易税、手续费等借口让受害人汇款而实施诈骗。

5、冒充公检法诈骗。犯罪分子通过冒充公安、检察院、法院等国家执法、司法机关工作人员,通过电话、QQ、微信联系受害人,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者涉嫌各类犯罪,要求配合执法、司法机关工作,诱骗受害人将钱财转到犯罪分子提供的账户而实施诈骗。

6、网络游戏装备诈骗。犯罪分子在游戏、QQ群、微信群中发布出售游戏装备的广告信息,诱导受害人通过QQ或微信好友,发送虚假游戏交易平台链接给受害人,并说明要在该平台上进行交易,受害人在该平台充值交易后,犯罪分子便以充值金额不足、不能自动发货、交易需要交纳保证金为由实施诈骗。

[防诈提示]

请大家一要戒除贪念。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心中没有贪念,犯罪分子便无机可乘。二要沉着冷静。诈骗过程中,骗子往往会故意制造紧张气氛,不停地变换角色,并催促你赶紧办理。遇到类似的情况,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,找亲友共同商议,理智分析。三要当面核实。凡是通过电话、短信要求转账、汇款的,一定要当面核实,未经核实,切勿随意转账汇款。四要及时报警。一旦发现上当受骗,立即拨打110报警,并注意保存相关证据。

家长不要将自己的手机支付密码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告知孩子。要加强对未成年子女使用手机的安全教育,提醒子女不要轻信陌生人,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、点击不明链接,更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、手机号、银行卡号、支付账户密码、验证码等个人隐私信息,时刻做好个人防护。

下载、安装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。大家可下载、安装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,实名注册登录后完善个人信息,授权APP所有请求权限,并开启“来电预警”“短信预警”功能,及时了解各类诈骗手段,提升识诈防骗能力。最后,祝同学们身体健康、学习进步!祝各位家长幸福平安、事业兴旺!

  防诈骗致家长一封信2

尊敬的家长:

近年来,犯罪分利机、固定电话等电信设备发布虚假信息进诈骗的犯罪活动,给受害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法弥补的精神伤害。为了保障家长的健康和合法权益,确保免受不法侵害,家长要切实提安全防范意识,遏制诈骗的犯罪的发。目前,电信诈骗的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:

不听不信不转帐

“家长群”内“冒充老师”以收取资料费用等为由实施诈骗。第一步:撒网捕鱼。在QQ内搜索“通知群”“沟通群”“家长群”“班级群”等关键字,即会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。第二步:潜伏观察。骗子冒充家长申请加入群中(有些班级群根本就没有设置“审核”功能,骗子可以直接加入),潜伏在群里观察班主任、老师的活动规律。第三步:盗取头像。克隆班主任老师的'头像和昵称,修改备注信息,冒充老师发布缴费信息。第四步:收款跑路。收款后立即退群,等真的班主任、老师上线发现后,骗子已经逃之夭夭。

网络兼职刷单诈骗。嫌疑人利用“赚快钱”心理,打着“网络兼职”旗号,以小利骗取信任,然后逐步增加刷单量及金额,骗取受害人资金。

网络购物诈骗。嫌疑人以低价促销的幌子,通过QQ、微信或短信发布低价商品消息诱骗受害人,一旦受害人上钩,便以缴纳定金、交易税、手续费等借口令受害人汇款而实施诈骗。

网络贷款诈骗。嫌疑人通过开设虚假网站、手机短信、小卡片或在报纸上登载广告等途径发布“无抵押贷款”、“低息贷款”、“免息贷款”等贷款信息,谎称可以无抵押无担保贷款,并且以较低的利率申请到贷款取得受害人信任,再诱骗受害人通过银行转帐形式预付利息、保证金、保险费等费用,从而达到诈骗目的。

冒充淘宝、天猫、京东等平台客服实施诈骗。犯罪嫌疑人采用拨打电话的形式,冒充淘宝、天猫、京东等平台客服人员编造各种理由要求通过QQ、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退款补偿事宜,接着又“热情”地发来二维码或者链接表示需要在上面进行退款/赔偿操作,并且需要填写个人姓名、身份证、手机号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,甚至会索要验证码,其目的就是为了能转走你卡内的存款。

冒充QQ好友、微信好友进行诈骗。骗子通过盗取或模仿”亲戚”、”同学”、”孩子”、”朋友”的微信/QQ,编造”家里人生病住院急需一笔住院费用但自己未带请求帮忙”、”补习班报名名额有限急需交钱”等理由,以急需用钱为借口实施诈骗,利用大家的善良与天真骗取钱财。

冒充各类银行、ETC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发送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。骗子以各类政府机构或各类银行的名义发送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,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人点击短信内的木马链接,进入骗子事前开设的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“虚假网上银行”、“网络交易平台”、“政府机构网站”等蒙骗受害人并盗取银行账号、密码进行诈骗。

虚构绑架事实诈骗。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,谎称事主孩子等亲属被其绑架进行诈骗。

网络游戏诈骗。骗子先是在游戏聊天频道、交易平台、贴吧、论坛等发布消息。等到受害人联系后,买家假装讨价还价或卖家以极低价诱惑,都是为了获取信任,将受害人引到虚假交易平台上伪造支付页面,让受害人以为有第三方监管,交易真实可信。然后骗子通过各种手段,引诱受害人交激活费、认证费、解冻金、会员费,反正,就是各种为了提现交费。最后,钱财到手,拉黑闪人。

在此,新城幼 ……此处隐藏1755个字……或答案,不少考生急于求成,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账户,后发现被骗。

5、校讯通短信链接诈骗:犯罪分子以“校讯通”的名义,发送带有链接的诈骗短信,一旦点击链接进入后,手机即被植入木马程序,存在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。

6、发布虚假爱心传递: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、扶困帖子以“爱心传递”方式发布在网络上,引起善良网民转发,实际上帖内所留联系电话是诈骗电话。

7、低价购买游戏装备:犯罪分子通过游戏发布低价游戏装备信息,当事主与其联系,以缴纳定金、或交换等方式骗取钱财和装备。

8、高薪招聘诈骗: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,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,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,随后以缴纳培训费、服装费、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。

9、假冒代购诈骗:犯罪分子假冒成正规微商,以优惠、打折、海外代购等为诱饵,待买家付款后,又以“商品被海关扣下,要加缴关税”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实施诈骗。

10、退款诈骗: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,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,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,需要退款,引诱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、密码等信息,实施诈骗。

11、快递签收诈骗: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,称其有快递需签收但着不清信息,需事主提供,随后送“货”上门。事主签收后,再打电话称其已签收须付教,否则讨债公司找麻烦。

  防诈骗致家长一封信5

尊敬的家长朋友:

您好!

当前,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、案件高发,并向学生及家长蔓延。为了您及家人的财产安全,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并转告家人和朋友,切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。

一、当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

1、涉案类诈骗:骗子冒充“公检法、社保、医保”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,以“洗钱、包裹涉毒、医保卡信息泄露”等理由,要求将钱款转到所谓“安全账户”。

2、QQ号类诈骗:骗子事先盗号,录制QQ号码使用人的视频影像,并将所录制的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,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,从而诈骗钱财。

3、救急类诈骗:骗子冒充当事人同学或朋友等,联系当事人,以“在外地发生车祸需花钱救人”“被抓需缴纳罚款”等为名,骗取钱财。

4、“教育退费”类诈骗:骗子冒充教育、财政或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,打着“发放扶贫助学金”“学校补助款”等幌子,以将助学金、教育费转至受害人银行卡为名,诱骗钱财。

5、虚假荐股类诈骗:骗子声称掌握股市内幕信息,可推荐牛股,赚取高额利润,再以佣金、服务费或加入学习班等方式,骗取股民资金。

6、银行卡类诈骗:骗子群发“银行卡刷卡消费”“信用卡透支”等信息,并声称若有疑问建议咨询“银联中心”服务电话或提供虚假网址链接,骗走钱财。

7、贷款类诈骗:骗子以“提供无担保、低息贷款”为诱饵,留下联系电话。当事人与之联系时,对方则声称贷款需先支付保证金或部分利息,当事人按其要求汇入指定账户以后,对方又要求交纳“个人安全费”等费用,步步下套,骗取钱财。

8、消费类诈骗:骗子设置“钓鱼网站”,以“购物、购车票、购飞机票”等名义,用虚假网站及网页设置的银行链接图标,盗取网民网银账号,骗取网民钱财。

9、中奖类诈骗:骗子向当事人发送虚假中奖信息,要求当事人回复某电话。当事人拨通电话后,骗子要求缴纳“公证费、手续费、税费”等一系列费用进行诈骗。

10、退税类诈骗:骗子冒充有关机关工作人员联系事主,谎称事主可享受购房、购车退税、“二胎补助”等政策,以交纳手续费、保证金等名义,实施诈骗。

11、招工类诈骗:骗子以招收校园代理或招工,提供勤工俭学或就业机会为由,采取先付款后发货或者收取就业押金、办理健康证、培训费等方式实施诈骗。

12、为淘宝网店代刷信誉类诈骗:骗子以“为淘宝店主提供刷信誉及刷钻”“提供为淘宝网店代刷信誉兼职,谎称购买其钓鱼网站上的点卡,并给予好评,会退还本金并获取1%-5%的提成”为名,收取服务费、保证金等,以此诈骗。

二、如何预防电信诈骗

1、坚持“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点击、不汇款、不转账”原则,平时多关注电视、报纸、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,多接触、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。

2、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,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;坚信任何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。

3、加强保密意识,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、银行卡信息,避免上当受骗。

4、遇事不着急,不随意点击陌生人推送的二微码或链接进行操作,必要时可拨打110咨询或求助,未经核实前,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。

5、涉及学校收费缴钱等通知或信息,一定向学校或老师打电话核实清楚后再缴费。

平安是福!让我们共同建筑防骗反骗的钢铁长城,守望幸福!

  防诈骗致家长一封信6

尊敬的家长:

您好!当前,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高发多发,诈骗的犯罪手段不断翻新,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和再生性。为共同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,切实保障您的生命财产安全,请认真阅读此信,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,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。

请重点防范以下六类诈骗手段:

1、刷单诈骗。打着“网络兼职”旗号,以返佣金为诱饵,要求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,就是诈骗。

2、网络贷款诈骗。打着“零门槛”“无抵押”“当天放款”等旗号,以预付手续费、预交保证金、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,要求先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、手机验证码的,就是诈骗。

3、冒充公检法诈骗。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、医保局,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,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、验证码进行“资金清算”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“安全帐户”的,就是诈骗。

4、家长群收费诈骗。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、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,就是诈骗。

5、“征信修复”诈骗。利用部分信息主体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心理,以所谓的“征信铲单”“征信洗白”名义,要求信息主体提供身份证件、银行卡号、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信息的,就是诈骗。

6、网络游戏买卖诈骗。非官方网站、线下买卖游戏装备、账号的,就是诈骗。

在此提醒家长朋友:

1、坚持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点击、不转账的原则,学习反诈知识,谨防上当受骗。

2、不得参与、帮助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,不得出租、买卖、出借手机卡、银行卡、网络社交账号、网络支付账号。

3、加强保密意识,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、银行卡信息,更不要向对方汇款、转账。

4、遇事不要着急,可以直接拨打110、96110咨询求助,未经核实前,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。

5、下载并实名注册“国家反诈APP”,开启“来电预警”和“短信预警”功能。

6、注意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,避免沉迷网络,妥善保管好支付密码。

大手拉小手,携手防诈骗,感谢同学们和家长们的支持参与,祝同学们顺风扬帆、学业有成!祝大家身体健康、阖家幸福!

《防诈骗致家长一封信范文(精选6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